党建团建
您现在的位置: 吕梁润农科技网 >> 党建 >> 党建团建 >> 正文

清廉润农|廉洁人物:孔繁森【第十九期】

“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”。——孔繁森

图片1.png

图片来源|共产党员网

他是山东汉子,孔子第74代孙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共产党员和援藏干部楷模之一。他的一生跨越了军人、工人、国家干部多重身份,最终以“雪山之子”的形象镌刻在青藏高原的历史丰碑上;他两度援藏十年,在海拔4500米的阿里写下壮丽人生——他就是“领导干部的楷模”孔繁森。

孔繁森是山东聊城贫农子弟,18岁参军,1966年入党,7年军旅后转业基层。1979年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时,主动请缨援藏,以“党的需要即使命”践行誓言。

1、三赴西藏的生死抉择

1979年,35岁的孔繁森告别年迈母亲,在“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”的誓言中首次援藏;1988年,面对九旬老母和病弱妻儿,他再次踏上雪域;1993年,当组织将“世界屋脊的屋脊”阿里交给他时,他留下“青山处处埋忠骨”的绝笔,用越野车轮丈量出8万公里扶贫路。

图片2.png

图片来源|共产党员网

2高原上的血肉丰碑

在刺骨寒风中,他脱下毛衣裹住藏族老阿妈颤抖的身躯;三次化名“洛珠”献血900毫升,抚养3名藏族孤儿;暴雪封山时背着药箱徒步救治牧民,昏厥前写下“把骨灰撒在阿里”的遗书。殉职时,衣兜里仅剩8.6元,一个收音机,却留下12条振兴边疆的经济建议。

图片3.png

图片来源|共产党员网

3用生命诠释公仆本色

他用脚板走出98个乡的民生地图,在零下40℃的矿场寻找发展机遇,让阿里儿童入学率从45%跃升至80%。当40多封调离报告摆在面前,他说:“共产党员在哪里都是党的干部,贫穷地方更需要人拼搏!”

图片4.png

图片来源|共产党员网

50岁那年,这位“雪山之子”将生命献给青藏高原,却让“孔繁森精神”化作永恒丰碑——那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最炽热的告白,是用热血浇灌民族团结的时代强音。

他留下的“生命标尺”铜板路和“人字丰碑”雕塑,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象征。荣获“改革先锋”“最美奋斗者”等称号,更被藏族同胞以挽联铭记:“一尘不染两袖清风,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;二离桑梓独恋雪域,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。”

其事迹印证了“冰山愈冷情愈热”的誓言,至今仍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鲜活教材。今日中国,仍需要这样的赤子情怀在新时代续写传奇!



contact联系方式

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凤山街道泰和楼21 层

0358-84206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