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元旦由来
元旦,即公历的1月1日,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"新年"。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《晋书》:"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,其时正朔元旦之春",但古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。在中国历史上,"元旦"有许多称谓,如元日、元正、元辰、元朔、岁旦、岁首、新年、元春等,但在古代指农历正月初一。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,因此"元旦"在中国也被称为"阳历年"、"新历年"或"公历年"。
02.元旦的传统习俗
放鞭炮/烟花
凌晨时分,人们会在户外燃放烟花,以此庆祝新年的到来。烟花的美丽和壮观的景象,象征着新年的繁荣和希望。
舞龙舞狮
在中国等亚洲国家,人们会在新年期间进行舞龙舞狮表演。这一习俗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统,人们相信舞龙 狮可以驱走邪恶的力量,带来好运和繁荣。
吃团圆饭
一年一度的"团圆饭"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,家人的团聚能够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,一家大小互敬互爱、共叙天伦,就是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,这可以算是中国民间过年的最大特点之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