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洁古诗
中国古代诗歌
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思想结晶
为我国民族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
给人心灵的洗礼
它的创作可以疏导现代人内心情感
使生活中的快乐、忧伤
及点点滴滴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
离任
【明】况钟
捡点行囊一担轻,
京华望去几多程。
停鞭静忆为官日,
事事堪持天日盟。
解 析
首句“捡点行囊一担轻”通俗易懂,“一担轻”三个字一语双关,暗示了他离任时随身的行囊轻便,没有携带任何不义之财,保持了两袖清风的形象,又表明离职的心境轻松,没有思想负担。
而“京华望去几多程”则表达了他对未来仕途的展望,以及对更高层次清廉政治理想的追求。
况钟北望京都,路途尚且漫漫,勒住马缰“静忆为官日”,反思自己在苏州知府任内的所作所为有无错失之处。
最后“事事堪持天日盟”字字铿锵有力,可理解为况钟认为自己在任期间事事都可以拿来对天发誓,透露出无愧于心、无愧于民的自信慷慨。整首诗充满了况钟对清廉为官的自我肯定和对未来的希望。
入京诗
【明】于谦
绢帕蘑菇与线香,
本资民用反为殃。
清风两袖朝天去,
免碍阎罗话短长。
解 析
绢帕、麻菇、线香等土特产,本来应该是老百姓自己享用的,却被官员们统统搜刮走了,反而给人民带来了灾难。
我两手空空进京去见皇上,免得被百姓闲话短长。
这首诗嘲讽了进贡的歪风,表现了于谦为官清廉、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铁骨。后世人们经常用“两袖清风”和“玉壶”来比喻为官廉洁。
石灰吟
【明】于谦
千锤万凿出深山,
烈火焚烧若等闲。
粉骨碎身全不惜,
要留清白在人间。
解 析
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,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。
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,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。
这首诗通篇运用借喻的手法,借物喻人、咏物言志。表面上是写石灰,实际上是写人、写自己,勉励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,要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,表明了自己做人的志向:宁肯粉身碎骨,也要保持崇高的节操。
任满偈城隍
【明】胡守安
一官来此几经春,
不愧苍天不负民。
神道有灵应识我,
去时还似来时贫。
解 析
我为官到此地(指的是河南信阳)已经好几年了,在任期间,上不愧苍天,下不负百姓。
如今在任期满,来城隍庙拜谒城隍神,城隍有灵应该对我再行认识:离任之时和到任之时一样的清贫。
作者通过对自己在信阳为官的廉洁情况的总结,看似向城隍表达衷心,实亦向民众表明了心迹。全诗气势劲拔,率真流畅。